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2年 第5期

系统与设计
红外多光谱扫描仪设计与评价
马文坡
2002, 24(5): 1-4,10.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2.05.001
摘要:
介绍了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的设计,对其技术水平、在轨运行情况以及图像质量和应用效果等进行了评价.
热释电型热成像系统的调制斩波器技术
何玉青, 金伟其, 刘广荣, 高稚允, 王霞, 王岭雪
2002, 24(5): 5-10.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2.05.002
摘要:
热释电成像系统以电子束扫描或半导体扫描代替传统一代热成像系统的光机扫描,加之不需制冷的特点,使其成为廉价、轻巧、高可靠性、低功耗、室温使用的热成像系统.近年来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作为热释电型焦平面探测器的配套技术,调制斩波器成为非制冷焦平面热成像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应用于热释电探测系统的调制斩波器技术,重点分析了热释电型非制冷焦平面热成像系统采用的新型阿基米德螺旋线斩波器技术,并介绍了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液晶斩波器技术.
一种能用硬件实现的红外图像增强实用算法
向健华, 徐军, 向健勇
2002, 24(5): 11-15.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2.05.003
摘要:
针对红外夜视成像仪所成图像的增强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红外图像增强组合算法.此算法通过增强红外图像,来改善红外图像的视觉效果,使红外图像更适合于人眼观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完成大多数情况下的红外图像增强,效果较好,且易于硬件实现,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算法.
光学系统--等效透镜的集光特性
金逢锡, 金虎杰, 孙龙, 王成贵
2002, 24(5): 16-17,29.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2.05.004
摘要:
主要介绍了可等效成薄透镜的光学系统的集光特性,即通过分析等效光学系统的光辐射通量与物体在三个不同位置时的关系,得出光学系统物距的改变不会使投射到光电器件上的光辐射通量发生变化的结论.
BST铁电薄膜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热成像应用
唐军, 程建功, 褚君浩, 郁启华
2002, 24(5): 18-21,33.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2.05.005
摘要:
报道了基于Bao.8Sr0.2TiO3薄膜的红外探测器列阵原型器件,并通过将探测器器件与光学机械扫描器、红外图象采集卡、信号处理电路、热像仪系统软件和热像记录装置等组合形成整机系统,采用单元扫描方式,获得了目标物体的热图像.制作器件的Bao.8Sr0.2 TiO3薄膜是使用浓度为0.05 M的前躯体溶液、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对Bao.8Sr0.2 TiO3薄膜材料的测试结果表明,在5~30℃的温度范围内,a0.8 Sr0.2TiO3薄膜的热释电系数大于20 nC/cm2K,在16℃处达到最大值41. 3 nC/cm2K.在23℃的环境温度下,使用1000 K的标准黑体和35 Hz的调制频率,测得探测器列阵探测单元的探测率D*为2.3×108cmHz1/2W-1,已经能够满足红外热像仪应用的要求.
测试技术
热探测器温度对非制冷红外热像仪测温的影响
范春利, 杨立, 华顺芳
2002, 24(5): 22-24,45.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2.05.006
摘要:
根据红外辐射理论和热像仪测温原理,给出了热探测器非制冷红外热像仪的温度计算公式;针对热探测器热像仪,分析了探头温度对热像仪测量结果的影响.
材料与器件
128×128红外焦平面阵列驱动和信号后处理电路的设计
徐隆, 刘会通, 刘靖, 易新建
2002, 24(5): 25-29.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2.05.007
摘要:
介绍了微测辐射热计的128×128凝视型非致冷红外热像仪的系统结构,着重论述了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的驱动设计方案.该设计具有高集成度、高精度、低成本、布线简单等优点,符合第三代"灵巧"焦平面阵列的设计思想.
基于PCI的ROIC测试用数据采集系统
胡旭, 潘银松, 张文普, 袁祥辉
2002, 24(5): 30-33.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2.05.008
摘要:
设计了基于PCI总线的ROIC测试数据采集系统,在该系统上实现了帧缓存,从而更好地连接微机系统慢速的外围电路和高速的PCI接口;该系统还采用了遵从PCI规范CPLD作为逻辑控制.
红外焦平面器件脉冲驱动电路的小型化设计
周慧鑫, 王炳健, 刘上乾
2002, 24(5): 34-36.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2.05.009
摘要:
代表着红外器件发展的主流方向的红外焦平面器件,其正常工作时需要驱动脉冲信号多达十几路,为了使红外焦平面阵列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就必须设计出相应的驱动电路.提出了一种红外焦平面器件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该电路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及灵活性好等特点,为驱动电路以及成像系统的小型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碲镉汞体材料的显微Raman光谱
黄晖, 唐莹娟, 许京军, 张存洲, 潘顺臣, 张光寅
2002, 24(5): 37-41.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2.05.010
摘要:
利用Raman显微镜测量了ACRT-Bridgman方法和Te溶剂方法生长的碲镉汞体材料的显微Raman光谱,在碲镉汞体材料的显微Raman光谱中识别出了碲镉汞的基本光学振动模,由此证明了碲镉汞按品格振动的分类方法属于二模混晶;识别出了一个来源于类HgTe的TO1模+LO1模的二级Raman散射峰;观察到了碲镉汞体材料中两个新的Raman散射峰,分别位于662 cm-1和749 cm-1;观察到了碲镉汞基本光学振动模的TO1模与LO1模的Raman散射强度比的变化,指出该现象是由于Raman散射几何配置不同引起的.
HgCdTe MIS器件制备及其C-V特性研究
张朝阳, 蔡毅, 张鹏翔
2002, 24(5): 42-45.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2.05.011
摘要:
通过在P-HgCdTe上生长阳极硫化膜和ZnS介质钝化层,制备出了性能较好的MIS器件,并通过对MIS器件C-V特性的分析,获得了ZnS/自身钝化膜/P-HgCdTe的界面特性.所测的界面电荷密度在1010~1011cm-2之间,平带电压在2 V以下.
红外应用
红外辐射与物质的热作用
侯峙云, 周桂耀, 侯蓝田
2002, 24(5): 46-48.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2.05.012
摘要:
关于红外辐射加热物质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了,把这一问题作为工程热物理内容来研究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曾经提出并应用了多种方法,也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多经验和成果,并为国家节能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简要总结有关的内容.
红外热诊断与导热反问题计算
关荣华
2002, 24(5): 49-51.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2.05.013
摘要:
阐述了新兴学科红外热诊断学的科学含义,并对其理论基础应用范围及发展状况进行了讨论.
远红外纺织品的保健效果
袁兵
2002, 24(5): 52-54,57.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2.05.014
摘要:
讨论了远红外纺织品的保健机理与保健效果.并对当前远红外纺织品的状况提出建设性意见.
纳米TiO2陶瓷粒子对改善纺织品发射远红外线性能的测试
赵大庆, 杨锋
2002, 24(5): 55-57.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2.05.015
摘要:
将陶瓷微粉添加入纺丝纤维可以提高织物的远红外发射性能.通过将纳米TiO2粒子添加入聚乙烯醇薄膜进行远红外发射性能测试,研究了纳米TiO2粒子含量对纺丝纤维远红外发射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在纺丝纤维中添加陶瓷微粉,织物的远红外线发射性能随陶瓷微粉含量增加呈线性增加.
远红外辐射加热技术节能原理与应用
胡亚范
2002, 24(5): 58-59,62.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2.05.016
摘要:
阐述了远红外辐射加热技术的特点,论述了远红外辐射节能涂料的使用可以提高受热面辐射率,强化辐射传热,从而可以实现节能目的的原理.结合大庆油田的应用实际,指明了远红外辐射节能涂料的广阔应用前景.
基于相对温差法的电器设备故障红外诊断方法与软件开发
付冬梅, 李晓刚, 唐征花
2002, 24(5): 60-62.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2.05.017
摘要:
对小负荷电器设备的在线故障诊断一直是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利用相对温差的概念结合红外成像技术,用Visual Basic5.0编制一套电器设备故障红外诊断软件,使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及软件实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