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束外延系统束流系综理论分析

赵俊, 杨玉林, 李艳辉, 宋立媛, 姬荣斌

赵俊, 杨玉林, 李艳辉, 宋立媛, 姬荣斌. 分子束外延系统束流系综理论分析[J]. 红外技术, 2006, 28(8): 466-469.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6.08.008
引用本文: 赵俊, 杨玉林, 李艳辉, 宋立媛, 姬荣斌. 分子束外延系统束流系综理论分析[J]. 红外技术, 2006, 28(8): 466-469.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6.08.008
ZHAO Jun, YANG Yu-lin, LI Yan-hui, SONG Li-yuan, JI Rong-bin. The Study of MBE Molecule Beam Based on the Ensemble Theory[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06, 28(8): 466-469.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6.08.008
Citation: ZHAO Jun, YANG Yu-lin, LI Yan-hui, SONG Li-yuan, JI Rong-bin. The Study of MBE Molecule Beam Based on the Ensemble Theory[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06, 28(8): 466-469.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6.08.008

分子束外延系统束流系综理论分析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6069)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TN213

The Study of MBE Molecule Beam Based on the Ensemble Theory

  • 摘要: 分子束外延(MBE)生长薄膜材料是一种非平衡态生长,生长过程主要由分子束流和晶体表面反应动力学控制.分子束流控制对生长的影响很大,真空蒸发理论导出的平衡蒸气压模型是目前描述分子束流的主要模型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模型在高蒸气压条件下对束流的描述存在较大偏差,制约生长的薄膜的化学组分均匀性和结构的单晶完整性的提高.本文系统研究了MBE生长HgCdTe薄膜过程的束流情况,采用系综理论,建立巨正则理论模型模拟束流情况,实验表明,相比平衡蒸气压模型,该模型能更准确的描述分子束流的本征物理行为.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5
  • HTML全文浏览量:  33
  • PDF下载量:  3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

    尊敬的专家、作者、读者:

    端午节期间因系统维护,《红外技术》网站(hwjs.nvir.cn)将于2024年6月7日20:00-6月10日关闭。关闭期间,您将暂时无法访问《红外技术》网站和登录投审稿系统,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预计6月11日正常恢复《红外技术》网站及投审稿系统的服务。您如有任何问题,可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irtek@china.com)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对本刊的支持!

    《红外技术》编辑部

    2024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