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第7期

材料与器件
激光刻蚀法网格化热释电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实验研究
杨伟, 彭信翰, 张骏
2009, 31(7): 373-376.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9.07.001
摘要:
采用激光刻蚀的方法来实现非制冷热释电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网格化,分别在空气中和碱溶液中使用紫外激光对钛酸锶钡(BST)材料进行划线,分析了溶液和激光参数的影响.使用KOH溶液作为辅助介质时,获得了宽为81μm,深约25μm,边缘光滑,侧壁垂直度高的微槽,已满足了实际应用要求.
MOS电阻阵列驱动控制器设计
朱岩, 苏德伦, 廖守亿, 张金生
2009, 31(7): 377-380,385.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9.07.002
摘要:
提出了一种能够驱动128×128电阻阵列达到200Hz帧频,并且有能力驱动256×256电阻阵列达到100 Hz帧频的驱动控制器设计.针对电阻阵列驱动控制器的高实时性要求,在设计中采用了FPGA、双端口RAM、PC104模块和反射内存网等技术.研究了解决图像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多路模拟驱动信号的高速产生等电阻阵列驱动控制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的方法.PC104、FPGA和反射内存网等技术的应用为将来对更大规模电阻阵列的驱动控制留下了扩展余地.
基于定标积分时间法提高红外成像系统动态范围的研究
王锐, 邵晓鹏, 徐军, 孙雅琳, 王菲
2009, 31(7): 381-385.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9.07.003
摘要:
针对目前一些提高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成像系统动态范围的方法存在导致系统实时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定标积分时间的方法,在提高IRFPA成像系统的动态范围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系统的实时性.采用此法,设计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红外图像采集系统,并介绍了系统各个模块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和所设计的系统是可行、有效的.
低维异质结构光存储单元的等效电路建模及模型
李峻蔚, 詹国钟, 郭方敏
2009, 31(7): 386-389.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9.07.004
摘要:
通过新型量子点-量子阱混合异质结构的光存储单元的实际测试结果进行了等效电路建模,运用模型描述响应电流与偏置电压以及器件电容与偏置电压之间的关系.将该新型光子存储器件的实验数据与建模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能较好地吻合,从而验证了等效电路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用于实现对该光存储器件器响应信号的匹配读出,对该类型光电器件读出电路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系统与设计
智能夜视CCD监控系统研制
黄典礼, 姚大志, 刘伟, 孙扬清, 华园园
2009, 31(7): 390-394.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9.07.005
摘要:
设计了一个对交通、安防行为进行智能夜视监控的系统方案.综合利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和网络通讯等技术,在对交通、安防视频流进行实时采集的基础上,首先成功地识别出敏感目标,然后实现对敏感目标的自动识别分类以及对监控现场的自动抓拍录像,并完成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传输和相关数据管理的工作.
利用过采样探测提高线阵扫描相机的空间分辨率
陈博洋, 陈凡胜, 陈桂林, 孙胜利
2009, 31(7): 395-398,402.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9.07.006
摘要:
从航天工程的特殊工作环境出发,不单纯在理论上推导如何提高线阵扫描相机的空间分辨率,而是在远距离、低能量的环境下,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了图像配准程度、信噪比和时间分辨率对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关系,进而提出了过采样探测系统的设计约束条件.在不能降低相机时间分辨率和信噪比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利用过采样技术将线阵扫描相机空间分辨率提高20%的新方法.
测量技术
高温火焰测量装置的标定
王延蕾, 栾美生, 于彤彦
2009, 31(7): 399-402.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9.07.007
摘要:
以多光谱测温法为基本原理,设计出了3目标8波长高温计.对装置的其中一个目标进行了标定,包括波长函数(PWF)的标定和亮温标定,标定结果表明该装置测量范围为1000~3500℃.
图像处理与仿真
基于人眼中心-环绕对抗受域神经网络的红外中波细分图像的融合
冷敏, 杨风暴, 齐伟
2009, 31(7): 403-406.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9.07.008
摘要:
研究了红外中波的两个细分波段(3.4~4.1μm和4.5~5.3μm)的成像特点.通过分析视网膜受域的结构特点,利用人眼中心-环绕对抗受域神经网络,设计一种新的神经网络模型,将两幅细分图像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后的图像和细分图像相比,局部标准偏差和多向粗糙度都增加,太阳影响参数却下降了,融合了两幅细分图像中比较清晰的信息,减少了太阳饱和区,证明了该融合算法的有效性,说明了通过该融合方法可以获得比原红外中波细分图像成像效果更好的图像.
红外与微光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邢素霞, 陈天华, 孙梅
2009, 31(7): 407-410.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9.07.009
摘要:
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标准是目前图像融合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分析讨论了现有主、客观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以亮度、对比度和信息量为依据,提出的一种新的结合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无需理想图像,同时又反映了人类的视觉特性(HVS).通过对不同场景下的红外与微光图像采用多种不同的融合算法进行质量评价实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实用的、有效的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方法,可以为不同环境下选择不同的图像融合算法提供依据.
制导与对抗
热红外伪装中目标热惯量调节的理论计算与试验验证
卢言利, 王引龙, 许卫东
2009, 31(7): 411-414.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9.07.010
摘要:
针对当前红外侦察的特点,为探索采用不同热惯量材料改变混凝土砂浆表面温度分布特性的可行性,在简要讨论工程设施热红外伪装基本途径的基础上,着重就调节素混凝土试样板的热惯量进行了探讨.在热惯量理论计算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试样板并在其中填充大热惯量材料,进行热惯量调节,采用红外热像仪进行了对比测试,并由辐射测温仪测试样品不同部位的辐射温度,结果表明,本方案原理可行,混凝土试样在红外热图上呈现了不同的亮暗斑点,同时呈现了不同的温度分布.
红外隐身涂层的制备及其与雷达吸波涂料的兼容性研究
李凤雷, 徐国跃, 余慧娟, 胡晨, 邵春明, 程传伟
2009, 31(7): 415-419.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9.07.011
摘要:
采用双层涂覆的方法制备了雷达.红外隐身兼容涂层,研究了红外隐身涂层的填料种类、含量以及涂层厚度对雷达隐身涂层吸波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条件得到对雷达吸波性能影响最小的红外隐身涂层.实验结果表明,用双层涂覆的方法,以特殊形态片状微米级铝粉作为顶层红外隐身涂层的填料,填充量为40%,且涂层厚度达到20μm时,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可达0.15左右,其对底层雷达吸波层吸波性能的影响较小.
制冷技术
美国战术用线性斯特林制冷机进展
许红
2009, 31(7): 420-423.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9.07.012
摘要:
为满足二代焦平面探测器组件发展需求,美国国防部在上世纪90代制定SADA系列(Standar Advanced Dewar Assembly)标准.为支持SADA系列标准的发展,美国国防部还制定了一个完整的军用线性斯特林制冷机系列.重点介绍了这个制冷机系列的发展情况,同时给出美军线性斯特林制冷机在各个武器系统中的使用情况.最后介绍了美军线性斯特林制冷机可靠性改进情况.
红外应用
红外热成像体内热源检测方法及仿真研究
周敏华, 陈钱
2009, 31(7): 424-427.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9.07.013
摘要:
医用红外热像技术是一种记录人体热场的影像装置,由其所形成的红外医学影像学专门研究生物医学传热及其医学应用.由于所成的红外热像是体表温度的分布图像,并不能直接反映体内热源的位置等相关信息,必须进一步确定体表温度分布与体内热源间的关系.以点热源为研究对象,考虑了组织在环境中的散热情况,推导出组织表面温度分布与内部异常热源深度和强度之间的关系式.根据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组织传热的分析结果进行模拟计算,并通过数据拟合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
新型非分光红外多组分气体分析仪的研制
张昱, 孙辉, 戴景民
2009, 31(7): 428-431.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9.07.014
摘要:
为解决国内气体分析仪器稳定性差、测量精度不高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非分光红外吸收原理的气体分析仪的硬件电路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它采用电调制红外光源,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低功耗单片机数据采集、嵌入式系统实时监测等先进技术,实现对SO2和NO气体的连续自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