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模型的动态PIR目标轨迹预推算方法

刘珊, 杨卫, 邵星灵, 刘希宾

刘珊, 杨卫, 邵星灵, 刘希宾. 三角形模型的动态PIR目标轨迹预推算方法[J]. 红外技术, 2020, 42(2): 127-133.
引用本文: 刘珊, 杨卫, 邵星灵, 刘希宾. 三角形模型的动态PIR目标轨迹预推算方法[J]. 红外技术, 2020, 42(2): 127-133.
LIU Shan, YANG Wei, SHAO Xingling, LIU Xibin. Dynamic Passive Infrared Sensor Target Trajectory Prediction Method for Triangular Model[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20, 42(2): 127-133.
Citation: LIU Shan, YANG Wei, SHAO Xingling, LIU Xibin. Dynamic Passive Infrared Sensor Target Trajectory Prediction Method for Triangular Model[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20, 42(2): 127-133.

三角形模型的动态PIR目标轨迹预推算方法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TN219

Dynamic Passive Infrared Sensor Target Trajectory Prediction Method for Triangular Model

  • 摘要: 针对热释电被动红外传感器(passive infrared sensor,PIR)阵列构建的四边形模型在目标轨迹测量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搭载动态PIR阵列的三感知平台构建三角形感知模型实现对运动目标轨迹测量的方法.单感知平台由4路PIR传感器组成,相邻传感器水平方向间隔90°均匀分布,PIR转速为1O°/s.首先将三感知平台布撒为三角形感知模型,然后对三感知平台上PIR传感器在转动过程中感知到的角度信息进行筛选,最后将筛选后的有效信息结合感知平台自身坐标信息和时间信息,根据相应轨迹预推算法推导出准确的目标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突破了四感知平台的几何形状限制,降低了成本,将预推轨迹的精度从1.5 m提高到了1m,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 期刊类型引用(10)

    1. 马庆禄,汪曦洪,马恋,段学锋. 隧道内不均匀照度下无人驾驶视觉融合感知方法. 应用光学. 2025(01): 89-101 . 百度学术
    2. 段锦,张昊,宋靖远,刘举. 深度学习偏振图像融合研究现状. 红外技术. 2024(02): 119-128 . 本站查看
    3. 陈锦妮,陈宇洋,李云红,拜晓桦. 基于结构与分解的红外光强与偏振图像融合. 红外技术. 2023(03): 257-265 . 本站查看
    4. 张哲卿,朱志宇,魏莱,古静,顾健,臧旭. 复杂海面背景下船舶红外偏振图像融合方法. 电光与控制. 2023(07): 68-72 . 百度学术
    5. 张媛,陆小妍,郭群,邱建博,缪正飞.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双树复小波变换的CT和MRI图像融合改进算法研究. 中国医学装备. 2022(04): 7-12 . 百度学术
    6. 王晓娜,潘晴,田妮莉. 基于NSST-DWT-ICSAPCNN的多模态图像融合算法. 红外技术. 2022(05): 497-503 . 本站查看
    7. 田立凡,杨莘,梁佳明,吴谨. 基于SGWT和多显著性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红外技术. 2022(07): 676-685 . 本站查看
    8. 安晓东,李亚丽,王芳. 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红外与可见光融合算法综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22(19): 64-75 . 百度学术
    9. 刘立群,顾任远,周煜博,火久元. 多尺度分解双寻优策略SPCNN的果园苹果异源图像融合模型. 农业工程学报. 2022(17): 158-167 . 百度学术
    10. 贺兴容,龚奕宇,范松海,吴天宝,刘益岑,刘小江. 基于帧差检测技术与区域特征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现代电子技术. 2019(01): 57-61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4
  • HTML全文浏览量:  20
  • PDF下载量:  20
  • 被引次数: 24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