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近红外高光谱伪装目标特性分析

严阳, 华文深, 张炎, 崔子浩, 伍锡山, 刘恂

严阳, 华文深, 张炎, 崔子浩, 伍锡山, 刘恂. 可见-近红外高光谱伪装目标特性分析[J]. 红外技术, 2019, 41(2): 171-175.
引用本文: 严阳, 华文深, 张炎, 崔子浩, 伍锡山, 刘恂. 可见-近红外高光谱伪装目标特性分析[J]. 红外技术, 2019, 41(2): 171-175.
YAN Yang, HUA Wenshen, ZHANG Yan, CUI Zihao, WU Xishan, IU Xun. Visible Near-infrared Hyperspectral Camouflage Target Characteristic Analysis[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19, 41(2): 171-175.
Citation: YAN Yang, HUA Wenshen, ZHANG Yan, CUI Zihao, WU Xishan, IU Xun. Visible Near-infrared Hyperspectral Camouflage Target Characteristic Analysis[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19, 41(2): 171-175.

可见-近红外高光谱伪装目标特性分析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TP751

Visible Near-infrared Hyperspectral Camouflage Target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 摘要: 传统的伪装目标探测识别大部分是依靠人眼通过光学仪器进行简单的放大观测,但是通常探测效果不佳.高光谱仪能采集一定波长范围的光谱图像,从而得到物体连续的光谱曲线,一般来说,不同物体间的光谱曲线存在差异.利用在可见光及近红外波段下获取的高光谱图像,分析伪装目标在不同背景下的伪装效果.通过光谱幅值及光谱形状变化趋势,评价伪装目标与背景光谱曲线的差异.根据实验结果综合评价,伪装目标在真实草地中的伪装效果相对塑料假草皮来说更好,符合实际需要,能为军事行动提供良好的伪装.同时,实验也表明,在可见光波段下,不同物体光谱曲线变化趋势不同,在近红外波段下,物体间的光谱反射灰度值差异较大,但是光谱变化率差异较小.在伪装目标探测时,若仅从某一方面来评价,可能得到错误的结果.所以在探测识别时,需要从各方面综合考虑.
  • 期刊类型引用(5)

    1. 毕淳锴,张远辉,付铎. 基于多视角热像图序列的物体表面温度场重建. 计量学报. 2024(07): 997-1006 . 百度学术
    2. 郑叶龙,李长勇,夏宁宁,李玲一,张国民,赵美蓉. 基于“十字”标志物的红外图像与三维点云融合方法.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24(10): 1090-1099 . 百度学术
    3. 倪成玉,张远辉,朱俊江,付铎. 热像仪下基于几何约束的空间温度场重建. 光电工程. 2024(11): 60-73 . 百度学术
    4. 齐恩铁,姜春雨,赵立英,孙海峰. 基于红外边界约束的点云目标识别系统. 激光与红外. 2024(12): 1894-1899 . 百度学术
    5. 王洁,伍弘,詹仲强,李金良,金铭,陈文涛. 基于Lazy Snapping混合模拟退火算法的高压开关柜温度场红外三维图像重建仿真. 红外技术. 2023(03): 276-281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6
  • HTML全文浏览量:  37
  • PDF下载量:  63
  • 被引次数: 7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