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3年 第5期

综述与评论
远红外技术的发展近况
张迅, 陈伟斌, 张萍, 肖冬梅, 罗锡璋
2003, 25(5): 1-6.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01
摘要:
就远红外激光在基础学科的研究、天体物理研究、通信和军事应用、工程应用、医学生物学研究和其它应用几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这方面研究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
红外隐身技术与发展
蒋耀庭, 王跃
2003, 25(5): 7-9,14.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02
摘要:
红外隐身技术通过降低和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实现对目标的低可探测性.综述了国内外红外隐身材料的发展历程.最后指出了红外隐身的发展方向.
系统与设计
多功用数字采集系统
陈仲甘
2003, 25(5): 10-14.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03
摘要:
介绍了一种多功用而价格低廉、主要仪器靠自制的数字采集系统, 以及几种可以由此数字采集系统构成的自动测量系统.本数字采集系统包括自制的PS-00型程控恒流/恒压两用电源、PM-00型双组程控多路开关、PC机IEEE-488接口卡, 以及KEITHLEY公司的2000型DMM、PC机及配套打印机.
现代机载光电探测系统的性能验证技术
李朝晖, 陈明
2003, 25(5): 15-18.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04
摘要:
机载光电探测系统,从光谱波段划分来讲,包括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长波红外等.现代战争所需要的机载光电探测系统,往往要求多光谱、同视场、同路经、同时段,多源探测模式.作为现代机载光电探测系统,由于其结构和技术的复杂性,按照以往传统的功能和性能考核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必须针对现代机载光电探测系统的特点,提出特定的考核指标,设计特定的试验方案.对工作在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区域的探测系统,MRTD是使用得最广泛的综合性能指标参数,它考虑了系统各个环节及人机工效特性;对工作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的探测系统,MRC表征了系统的最小可分辨对比度.
基因芯片CCD荧光检测及图像处理
罗记平, 屠大维
2003, 25(5): 19-21.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05
摘要:
设计了一种由CCD摄像机、荧光成像光学系统、图像采集卡等组成的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利用高压汞灯作为光源,窄带滤色片作为激发波段和荧光截止波片,采用大孔径和大视场的光学系统,保证荧光分辨率和测量范围.通过CCD摄像机和图像采集卡进行图像采集,用专门设计的图像处理程序对采集后的图像进行处理,获得杂交后基因点位的关键特征,从而可以获得被检生物样品的疾病信息,较好地满足了临床诊断的需要.
地面目标与背景红外热像模拟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韩玉阁, 宣益民
2003, 25(5): 22-25.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06
摘要:
对地面目标与背景的红外热像建模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对目前地面目标与背景红外热像模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针对所存在问题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以后地面目标与背景的红外热像模拟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及其仿真
吴军辉, 王涛, 刘义和, 张文攀
2003, 25(5): 26-29.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07
摘要:
分析了红外成像系统非均匀性产生原因、特点,总结均匀性校正方法,提出非均匀性描述及仿真方法.
自适应非均匀性校正中"鬼影"问题的分析
刘会通, 马红伟
2003, 25(5): 30-32,36.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08
摘要:
论述了红外焦平面阵列自适应非均匀校正中的"鬼影"问题;以实际图像序列对目前现有的方法进行了实验测试,表明其实际作用有限,而且影响非均匀性的校正效果;提出了三种新的改进和设想,并分析了存在的不足.鬼影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基于来自新概念的创新性算法技巧.
一种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法
杜奇, 向健勇, 袁胜春
2003, 25(5): 33-36.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09
摘要:
最大类间方差法(Ostu法)因其计算简单、自适应强,而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图像阈值自动选取方法之一.在分析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红外图像的改进的Ostu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完整、快速地分割出复杂背景图像中本身具有多个灰度层次的红外目标.
红外成像系统常用测试方法
张红坡, 曲艳玲, 侯和坤
2003, 25(5): 37-40,44.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10
摘要:
介绍了测试系统的组成部分,给出了各部分常用的类型,对其中一些类型的优缺点给予了讨论.
海上目标的主、被动传感器信息融合
李伟彤, 司锡才
2003, 25(5): 41-44.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11
摘要: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已经被应用到许多领域,但用于海上目标的识别和融合的文章并不多,本文主要是针对海上目标进行的.利用NN算法,给出一个新的门限.通过航迹关联和决策融合(D-S证据推理)对海上目标进行判别,可以提高识别舰船的概率.最后进行信息融合,进而提高目标识别的精度.最后给出了今后的工作.
红外辐射大气透射比的简易计算
路远, 凌永顺
2003, 25(5): 45-49,53.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12
摘要:
简述了红外辐射在大气中传输时衰减的物理原因,研究了计算光谱透射比的方法.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了大气中水汽(H2O)、CO2的光谱吸收系数,推导了水汽吸收系数与温度、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在给定气象条件下计算大气透射比的方法.最后举例计算了大气在0.3~13.9 μm波段的光谱透射比.本方法在工程应用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红外图像实时处理系统设计
毛玉星, 胡旭
2003, 25(5): 50-53.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13
摘要:
随着非制冷焦平面阵列(UFPA)红外探测器的日益成熟,热成像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公安、消防、军事、医学、监控等领域,各具特色的热像仪应运而生.系统采用法国SOFRADIR 320×240探测器芯片,与FPGA、高速DSP和现代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构成实时红外成像及处理系统.对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图像滤波、直方图均衡和伪彩色编码等算法进行了详细描述.
伪装网平均热红外辐射透过率指标的确定方法
田启祥, 邹南智
2003, 25(5): 54-55,59.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14
摘要:
从红外物理基本定律出发,结合空中光电侦察原理和地面背景温度起伏状况,提出了由工作波段内目标和背景的辐射亮度以及背景的辐射亮度起伏幅度来确定伪装网平均热红外透过率指标的方法.
高速红外图像实时采集存储与显示技术
吴志红, 孙力, 阎杰
2003, 25(5): 56-59.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15
摘要:
高速红外图像采集技术在军事和遥感探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针对红外成像的红外图像数据实时采集、存储、显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PXI智能前端加工业控制计算机二级控制的红外图像采集方案,叙述了该方案的系统结构和图像采集原理.从实验结果看,采用该系统能够连续地实时采集、存储和显示高速红外图像,系统稳定可靠.
移动大气激光通信中接收视场角的研究与分析
温涛, 魏急波, 马东堂
2003, 25(5): 60-62.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16
摘要:
在移动大气激光通信中,通常采用信号光和信标光来完成信号的捕获、跟踪、定位以及通信.畅通的通信链路以及稳定的接收信号对通信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如何计算信号、信标光的接收视场角的大小,是决定链路能否畅通,接收信号能否稳定的重要因素.对移动大气激光通信中接收视场角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根据大气激光通信传输方程和黑体辐射理论提出了一种计算移动大气激光通信中信号信标光发射接收视场大小的方法,为实现激光通信系统提供了参数的定量计算方法.
材料与器件
1/f噪声的动力学统计理论
许生龙
2003, 25(5): 63-67.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17
摘要:
理论分析得知:1/f噪声的功率谱S(t)是确定的,在广度上发现了1/f噪声的新天地,在深度上获得普适关系式S(f)∝|logf|/f.
石墨粒径对红外消光特性的影响
蔡文彬, 王乃岩, 宋东明, 张世才
2003, 25(5): 68-71.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18
摘要:
通过对不同粒径石墨微粒散射和吸收红外光的理论研究,并采用固体压片法利用FTIR光谱仪进行系列实验.结果表明,石墨微粒对红外消光特性的影响表现为吸收作用大于散射作用,且粒径越小所产生的消光效果越好.
微光技术
玻璃微光管及其应用
刘效东, 邱卫根, 卢玉林, 郑金龙
2003, 25(5): 72-75.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19
摘要:
简述了玻璃微光管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并介绍了利用玻璃微光管开发微光夜视仪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由于玻璃微光管的价格相对低廉,其在民用和准军用方面的应用还大有可为.
像增强器亮度增益和等效背景照度测试仪的研制
邱亚峰, 钱芸生, 常本康
2003, 25(5): 76-79.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20
摘要:
亮度增益和等效背景照度是衡量像增强器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针对这两个参数的测试要求,阐述像增强器亮度增益和等效背景的测试原理和测试仪的结构设计.利用研制的测试仪对多种型号的像增强器的亮度增益和等效背景照度进行了测试,给出并分析了测试结果.结果表明,本测试仪的结构设计是合理有效的.
红外应用
乳品成分近红外光谱测量系统及其可靠性热设计
王丽杰, 徐可欣, 郭建英
2003, 25(5): 80-83,85.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21
摘要:
论述了基于声光可调谐滤光器(AOTF)的乳品成分近红外光谱测量方法,并针对测量系统进行了可靠性热设计.通过对测量系统进行故障树分析(FTA),从结构材料的热平衡入手针对光源部件的故障隐患进行了结构热设计;同时,针对系统核心分光器件-声光可调谐滤光器AOTF晶体采用PID调节方式的单片机系统进行了恒温控制.通过对测量系统进行优化,部件可靠性及光谱稳定性相应提高,数据表明:系统测量光谱重复性变异系数CV值由0.5%降低到0.1%.
宽频带红外理疗电暖器的研究
吴涛, 吴岩峰, 吴玮
2003, 25(5): 84-85.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22
摘要:
该电暖器兼顾了宽频带红外理疗和红外建筑供暖两项技术及相应设计参数于一体,其既具备冬季建筑供暖功能,又具备对人体的理疗和美容效果.
热成像温度分布检测三维平板内壁缺陷的数理模型
关荣华
2003, 25(5): 86-88.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23
摘要:
用红外技术与导热反问题计算及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三维平板形设备,在已知内壁温度的条件下,对其内壁缺陷进行了定量计算.利用红外热像仪获取内壁形状未知设备的外壁温度场,将其作为强制边界条件,结合传热反问题计算,从数学上成功的推导出了该形状内壁曲面的普适方程,从而确定缺陷的位置及尺寸,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给出的数学方法具有普适性,可应用到内部边界为第二及第三类条件的情况中.
用发光二极管实现的双通道、双色红外CO2分析仪
胡卫东
2003, 25(5): 89-92.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5.024
摘要:
介绍了一种采用发光二极管InAsSbP作光源、以PbSe探测器作光电转换器件实现的红外CO2浓度分析仪.该分析仪由探测器系统、信号放大与处理系统及显示输出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探测器系统主要包括发光二极管InAsSbP、红外窗口,气路.取样泵.球面反射镜、带通滤光片及PbSe探测器等;信号放大与处理系统主要包括电压跟随放大电路,采样保持电路.多路模拟开关、模-数转换电路及8031单片机等;显示输出系统主要包括显示器、打印机及声报警器等.文中还描述了该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主要技术指标,讨论了其中的技术难点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