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3年 第1期

综述与评论
夜视图像的彩色融合技术及其进展
金伟其, 王岭雪, 王生祥, 高稚允, 刘广荣
2003, 25(1): 6-12.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02
摘要:
介绍了夜视彩色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以接近自然色彩为目的的MIT法以及我们提出的线性组合法、基于视觉拮抗模型的非线性图像增强与线性组合法结合的混合结构法,给出了若干组场景下各方法的微光与热成像的彩色融合图像以及微光彩色融合图像,显示出良好的目视观察效果,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关键技术.
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综述
申洋, 唐明文
2003, 25(1): 13-18.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03
摘要:
介绍了机载IRST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发展及装备现状,论述了其与FLIR的区别,对新一代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要求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系统与设计
用二次B样条小波进行图像的自适应阈值边缘检测
张雪, 肖旺新, 吴坚, 吴斌
2003, 25(1): 19-24.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04
摘要:
根据边缘检测的评价标准,参照最佳边缘滤波器的设计要求,确定选择用于边缘检测的小波母函数的一般准则,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出二次B样条小波,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阈值图像边缘检测的新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明显好于采用固定阈值的小波边缘检测.
红外系统的跟踪伺服控制设计
曹慧萍, 黄道君
2003, 25(1): 25-29.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05
摘要:
根据具体的红外系统,详细地介绍了基于微处理器控制的全数字伺服系统的设计原理,描述了主程序流程及其控制功能.
基于神经网络客观测量MRTD方法的探讨
韩彦中, 王斧
2003, 25(1): 30-33.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06
摘要:
从分析测试热像仪性能参数MRTD 的主观方法入手,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用面阵CCD测量MRTD的客观方法.介绍了客观测量系统的理论框架、设计方案和测试过程,并对其技术难点进行了讨论.
红外成像系统检定标准装置的研究
傅宏明, 隋左宁
2003, 25(1): 34-35,39.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07
摘要:
红外成像技术发展很快,随着面阵探测器像元数量的迅速增加,红外成像探测系统研制及其测量设备自身计量问题越来越重要.在课题进行当中,利用多年从事红外系统测试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当前技术水平,在原立项方案的基础上做了重大改进,把原来的完成一套具有简单测试功能的红外靶标发生系统变为研制一套具有客观测试能力的一套红外成像系统的评价系统,为此在红外图像处理上进行了新的突破.
基于空间匹配滤波的红外背景抑制技术
孙翠娟, 杨卫平, 沈振康, 朱振福, 马丽, 宋波
2003, 25(1): 36-39.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08
摘要:
低信噪比条件下点目标的检测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红外背景杂波的抑制情况.针对红外背景杂波的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空间匹配滤波算法.原理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易于硬件实现,能有效抑制强起伏背景杂波的线性滤波方法.
目标红外辐射双色比值的大气传输研究
路远, 凌永顺, 樊祥
2003, 25(1): 40-43.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09
摘要:
空中目标的红外辐射在大气中传输时,大气以及大气中的气溶胶会对红外辐射产生吸收和散射,从而造成红外辐射的衰减.大气对红外辐射的衰减程度可以用消光系数来描述,波长不同,消光系数也不同.红外系统测量到的目标红外辐射的双色比值也会随目标距离变化而变化.由测量到的目标在两个波段的红外辐射,通过一定的信号处理手段,可得出目标的距离、双波段红外辐射能量、红外双色比值等信息,以此对空中目标的识别和定位.推导了利用大气消光系数获取空中目标距离信息和红外辐射信息的公式,画出了典型空中目标双色比值的大气传输图.
一种新的确定"玫瑰线"扫描中瞬时视场的方法
张磊, 裘雪红
2003, 25(1): 44-46,50.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10
摘要:
简要介绍了玫瑰线扫描的原理,给出了传统的瞬时视场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瞬时视场的求法,同时给出了新算法对全视场扫描的论述,最后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双色红外导引头热窗干扰研究
张洪建, 张艺瀚, 李伟仁, 邢尚平
2003, 25(1): 47-50.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11
摘要:
建立了热窗干扰对双色红外探测器影响的数学模型,计算了两个工作波段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热窗干扰的影响.提出了减小热窗干扰影响的可行性办法,结果在工程设计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嵌入式高速DSP视频图像处理系统中数据存储器的接口设计
李武森, 迟泽英, 陈文建
2003, 25(1): 51-53,57.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12
摘要:
探讨了高速DSP视频处理系统中外部数据存储器的容量、速度及与TMS320C6X的接口方法,设计了实际的接口电路,讨论了TMS320C6X的片内数据存储器及其地址冲突问题,以及视频处理过程中图像数据的存放问题.
基于红外成像引信的瞄准点识别研究
王宏波, 庄志洪, 刘剑锋, 张清泰
2003, 25(1): 54-57.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13
摘要:
红外成像引信通过共享成像导引头实现前视探测,瞄准点识别是成像引信图像信息处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首先对飞机红外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中轴变换,提取飞机的骨架特征,并把瞄准点定义为特定邻域内骨架线分布最集中的节点,最后利用遗传算法确定最优瞄准点,结果证明文中的方法和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圆锥扫描光学系统成像特性研究
卿建军, 陈少华, 谢希权
2003, 25(1): 58-60,63.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14
摘要:
圆锥扫描光学系统与 "十"字形或"L"形红外探测器配合,能实现对红外目标信息的脉冲位置调制,已在战术导弹导引头和机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中得到成功应用.为此,对圆锥扫描光学系统的成像特性进行研究,推导出光学系统参数对像平面位置和像点轨迹的影响关系,其结果对圆锥扫描探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材料与器件
一种新型的红外探测材料--碳纳米管
刘丽月, 蔡炳初, 张亚非
2003, 25(1): 61-63.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15
摘要:
简要地阐述了红外探测器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重点在理论上介绍了碳纳米管作为红外探测材料的可行性,并介绍了一种基本的像元结构.
一种断裂的PVC片材的微观结构研究
杨爱明, 杨宇, 刘宇君, 付廷惠, 徐兵, 林理中
2003, 25(1): 64-67.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16
摘要:
对不会断片(F)和会断片(G)两种塑料片材的成份、微观织态结构、结晶度、热和机械性能用FT-IR、X射线萤光光谱仪、TEM、XRD、热分析仪和拉力实验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F和G的成份都是聚氯乙烯树脂,含酯增塑剂和少量添加剂;2)F颗粒尺寸在165 nm~34 nm之间;3)G的颗粒尺寸在1 μm~65 nm之间,最大与最小颗粒尺寸相差15倍.文中对PVC薄片迅速断裂的机理进行了讨论,认为G迅速断裂是由于增塑剂含量少而加工温度又低(<190℃)造成的.
NEA光电阴极的表面模型
杜晓晴, 常本康, 宗志园, 杜玉杰
2003, 25(1): 68-71,81.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17
摘要:
回顾了NEA光电阴极不同的表面模型,对异质结模型、偶极子模型和铯的弱核力效应进行了重点介绍.异质结模型可以成功解释P型GaAs和(Cs,O)激活层之间界面势垒的存在,但这种具有体效应的异质结无法与(Cs,O)层的厚度相统一;偶极子模型认为在阴极表面形成的偶极层导致了逸出功的下降,其双偶极层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和解释最佳的(Cs,O)激活层厚度,但不同的双偶极层模型对于氧在表面层存在的化学形态存在争议;铯的弱核力场效应认为铯表面层的弱核力场及氧的离化作用是界面势垒和负电子亲和势的形成原因,但它所认为的逸出功降低与基底材料无关还需进一步验证.
基于FPGA的红外焦平面成像电路的研究
曾祥鸿, 师汉民, 姜宏滨, 朱英富, 张国良, 潘德彬
2003, 25(1): 72-73,98.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18
摘要:
介绍了以FPGA器件为核心的红外焦平面成像电路的组成原理,并对几个关键性技术进行了分析.
红外应用
基于频率和时间多重相关的实用化红外检测技术
顾国华, 陈钱, 张保民
2003, 25(1): 74-76,81.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19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和时间多重相关的红外检测技术,即在原来通用的单一频率调制的基础上加上时间相关,使得各对探测点之间有确定的频率和时间关系.采用该技术组成的二维红外阵列检测系统可以抵抗直流红外辐射干扰以及相邻红外辐射源的干扰,从而使得采用高密度红外列阵的高精度检测成为可能.采用该技术的红外检测系统已经在公路车辆自动识别系统以及模拟雷场系统中得到成功运用,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纸浆饭盒红外辐射与对流干燥实验研究
焦士龙, 褚治德, 孟宪玲, 马一太
2003, 25(1): 77-81.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20
摘要:
以发泡饭盒为主的"白色污染"被世界认为20世纪最大公害之一.治理难度较大,目前市场"以纸代塑"的纸餐盒生产工艺耗能大、产量低、售价高,市场应用受阻.采用红外辐射干燥工艺,能耗费用可由0.08元/只降低为0.007元/只,从而达到节能、降低成本的目的.纸浆饭盒红外辐射干燥周期比对流干燥快2.8(6.5/2.3)倍,平均干燥速率大2.64(2.45/0.93)倍.
基于CAN总线的农业专用智能光强度传感器
何世钧, 王化祥, 韩宇辉, 张驰
2003, 25(1): 82-87.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21
摘要:
在研究作物光谱响应特性及光强度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线性组合算法修正作物光谱响应曲线等技术,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农业专用智能光强度传感器.经现场应用表明,该传感器具有准确度高、鲁棒性强、易现场安装调试等特点.文中给出了相应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图.
防近红外侦察伪装涂料技术研究
费逸伟, 黄之杰, 刘芳, 李华强, 贺伟
2003, 25(1): 88-92.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22
摘要:
论述了防近红外侦察伪装涂料的技术原理,研究了一些适用于防近红外侦察伪装涂料颜料的红外性能,并探讨了一些国内外研制的防近红外侦察伪装涂料的配方.
行车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
徐爱群, 项占琴
2003, 25(1): 93-95.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23
摘要:
利用激光多普勒效应的测距、测速原理,测量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前后车的车距及相对速度,来设计安全监控系统.提出了动态安全距离的概念,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行车安全的实时控制策略,并给出了安全监控系统的组成框图及工作原理.
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及其应用
郑兆平, 曾汉生, 丁翠娇, 刘占增, 蒋扬虎, 朱小平
2003, 25(1): 96-98.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1.024
摘要:
简要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温度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普通红外热像仪的基本组成,以及利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温度测量的一些应用实例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