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雾线暗原色先验的红外图像去雾算法

左健宏, 蔺素珍, 禄晓飞, 李大威, 李毅

左健宏, 蔺素珍, 禄晓飞, 李大威, 李毅. 基于雾线暗原色先验的红外图像去雾算法[J]. 红外技术, 2020, 42(6): 552-558.
引用本文: 左健宏, 蔺素珍, 禄晓飞, 李大威, 李毅. 基于雾线暗原色先验的红外图像去雾算法[J]. 红外技术, 2020, 42(6): 552-558.
ZUO Jianhong, LIN Suzhen, LU Xiaofei, LI Dawei, LI Yi. Use of Dark Primary Color Priors for Haze-line-Based Infrared Image Dehazing[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20, 42(6): 552-558.
Citation: ZUO Jianhong, LIN Suzhen, LU Xiaofei, LI Dawei, LI Yi. Use of Dark Primary Color Priors for Haze-line-Based Infrared Image Dehazing[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20, 42(6): 552-558.

基于雾线暗原色先验的红外图像去雾算法

基金项目: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701D121062)%中北大学第十五届科技立项资助项目(2018514)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TP751

Use of Dark Primary Color Priors for Haze-line-Based Infrared Image Dehazing

  • 摘要: 红外图像去雾算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红外图像因米氏散射引起的低可见性和模糊.但是当前红外图像去雾算法对红外图像暗处透射率估计欠佳,针对这一情况,研究了基于雾线暗原色先验的红外图像去雾算法.首先,利用霍夫变换估计大气光照;然后,针对雾线去雾方法在部分场景中失效的现象,采用雾线暗原色先验方法,通过假设雾线较暗端为真实颜色估计透射率,获取透射率图;最后为去除透射率图中噪声,对透射率图全变分正则化进一步优化透射率图.以公开红外数据库LTIR作为测试对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去雾算法在增强红外图像清晰度的同时未破坏红外辐射分布,对各种场景的红外图像有较好去雾效果.透射率估计准确,有较好红外图像去雾能力.
  • 期刊类型引用(7)

    1. 闫梦婷. 有机蒙脱土/聚氯乙烯纳米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山西交通科技. 2024(03): 14-17+34 . 百度学术
    2. 钱荧辉,赵长森. 聚合度对悬浮PVC热性能的影响. 塑料. 2021(02): 118-122+135 . 百度学术
    3. 王莉,哈及尼沙,李凤和,李效文,姚日生. 季铵化聚丙烯酸树脂Ⅳ交联型骨架片的制备及防滥用性能考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1(09): 1208-1214+1223 . 百度学术
    4. 付春生,齐延红,张龙霞,肖霄,于宏伟. 二维红外光谱法分析聚酰胺-66晶区/非晶区结构.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9(04): 414-419 . 百度学术
    5. 刘卫华,林玉柏,范有娟,史君坡,于宏伟. 聚酰胺-66的ν_(amide-Ⅲ)和ν_(amide-Ⅳ)三级红外光谱研究. 塑料科技. 2018(06): 66-72 . 百度学术
    6. 于宏伟,赵婷婷,侯腾硕,宗再兴,孙佳玥,张琳曼. 红外光谱技术对尼龙-66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中国纤检. 2018(01): 89-92 . 百度学术
    7. 张文燕,申澳,郑雨倩,张巧云,李凤,高梦雅,王鑫鹏,于宏伟. 锦纶-66ν_(amide-Ⅰ)和ν_(amide-Ⅱ)三级红外光谱.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04): 126-13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14
  • HTML全文浏览量:  24
  • PDF下载量:  70
  • 被引次数: 12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