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近红外高光谱伪装目标特性分析

严阳, 华文深, 张炎, 崔子浩, 伍锡山, 刘恂

严阳, 华文深, 张炎, 崔子浩, 伍锡山, 刘恂. 可见-近红外高光谱伪装目标特性分析[J]. 红外技术, 2019, 41(2): 171-175.
引用本文: 严阳, 华文深, 张炎, 崔子浩, 伍锡山, 刘恂. 可见-近红外高光谱伪装目标特性分析[J]. 红外技术, 2019, 41(2): 171-175.
YAN Yang, HUA Wenshen, ZHANG Yan, CUI Zihao, WU Xishan, IU Xun. Visible Near-infrared Hyperspectral Camouflage Target Characteristic Analysis[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19, 41(2): 171-175.
Citation: YAN Yang, HUA Wenshen, ZHANG Yan, CUI Zihao, WU Xishan, IU Xun. Visible Near-infrared Hyperspectral Camouflage Target Characteristic Analysis[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19, 41(2): 171-175.

可见-近红外高光谱伪装目标特性分析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TP751

Visible Near-infrared Hyperspectral Camouflage Target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 摘要: 传统的伪装目标探测识别大部分是依靠人眼通过光学仪器进行简单的放大观测,但是通常探测效果不佳.高光谱仪能采集一定波长范围的光谱图像,从而得到物体连续的光谱曲线,一般来说,不同物体间的光谱曲线存在差异.利用在可见光及近红外波段下获取的高光谱图像,分析伪装目标在不同背景下的伪装效果.通过光谱幅值及光谱形状变化趋势,评价伪装目标与背景光谱曲线的差异.根据实验结果综合评价,伪装目标在真实草地中的伪装效果相对塑料假草皮来说更好,符合实际需要,能为军事行动提供良好的伪装.同时,实验也表明,在可见光波段下,不同物体光谱曲线变化趋势不同,在近红外波段下,物体间的光谱反射灰度值差异较大,但是光谱变化率差异较小.在伪装目标探测时,若仅从某一方面来评价,可能得到错误的结果.所以在探测识别时,需要从各方面综合考虑.
  • 期刊类型引用(7)

    1. 周坤,彭雄,钟新谷,张文辉,李千禧,赵超.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桥梁混凝土表面露筋病害识别. 红外技术. 2024(02): 216-224 . 本站查看
    2. 赵佳乐,王广龙,周冰,应家驹,王强辉,李秉璇. 基于边缘剔除的陆基高光谱图像噪声评估方法. 激光技术. 2023(01): 121-126 . 百度学术
    3. 李贞,任明武. 一种基于U-Net语义分割网络的多光谱迷彩目标识别方法.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2(08): 1787-1790+1801 . 百度学术
    4. 赵佳乐,王广龙,周冰,应家驹,王强辉,邓磊. 深度学习下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激光杂志. 2022(10): 1-6 . 百度学术
    5. 吴仪,杨文芳. 红外隐身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红外. 2022(12): 7-14 . 百度学术
    6. 徐戎,张晓忠,吴晓. 新型多波段复合植被伪装材料. 红外技术. 2021(03): 266-271 . 本站查看
    7. 朱明明,尚丹婷,曹育森,雷涛,夏娟娟,李钊,景裕,张林媛,王健琪,路国华. 基于高光谱的低对比度伤员目标搜寻技术研究. 中国医疗设备. 2021(06): 5-8+25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9)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8
  • HTML全文浏览量:  37
  • PDF下载量:  61
  • 被引次数: 16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