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板高增益二次电子发射层制备研究

郝子恒, 李相鑫, 张妮, 朱宇峰, 李丹

郝子恒, 李相鑫, 张妮, 朱宇峰, 李丹. 微通道板高增益二次电子发射层制备研究[J]. 红外技术, 2018, 40(11): 1077-1080.
引用本文: 郝子恒, 李相鑫, 张妮, 朱宇峰, 李丹. 微通道板高增益二次电子发射层制备研究[J]. 红外技术, 2018, 40(11): 1077-1080.
HAO Ziheng, LI Xiangxin, ZHANG Ni, ZHU Yufeng, LI Dan. Preparation of High Gain 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 Layer for Micro-channel Plate[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18, 40(11): 1077-1080.
Citation: HAO Ziheng, LI Xiangxin, ZHANG Ni, ZHU Yufeng, LI Dan. Preparation of High Gain 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 Layer for Micro-channel Plate[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18, 40(11): 1077-1080.

微通道板高增益二次电子发射层制备研究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O484.1

Preparation of High Gain 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 Layer for Micro-channel Plate

  • 摘要: 提高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的综合性能一直都是器件使用性能提升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纳米薄膜材料的发展及其制备技术的成熟为微通道板性能提升提供了契机,使用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技术,在微通道板的通道内壁生长一层A12O3薄膜作为高二次电子发射层,以增强通道内壁的二次电子发射能力,从而提升微通道板的增益性能.通过调节ALD沉积过程中的循环数,腔室反应温度和前驱体反应时间,分析工艺条件改变对MCP二次电子增益的影响.结果表明ALD沉积工艺参数对MCP二次电子增益有很大影响,使用适当的工艺参数,可得到具有高二次电子增益的MCP.
  • 期刊类型引用(6)

    1. 廉卓禧,朱香平,王丹,李相鑫. 原子层沉积钌/氧化铝复合纳米薄膜的制备与电阻调控. 表面技术. 2024(14): 173-180 . 百度学术
    2. 曾进能,李臻,褚祝军,张简屏,李娇娇,乔芳建,李金沙,赵恒,龚燕妮,李廷涛,许有毅,陈坤杨,陈卫军,王乙瑾,汪云,李耀斌,刘倍宏,王光凡,李晓峰. 微通道板斜切角对像增强器性能的影响研究. 红外技术. 2023(03): 322-327 . 本站查看
    3. 刘菊耀,王国政,王蓟. 微通道板表面羟基化工艺研究. 半导体光电. 2022(02): 353-357 . 百度学术
    4. 闫保军,刘术林,温凯乐,王玉漫,张斌婷,徐美杭,韦雯露,彭华兴. 新型薄膜材料在电子倍增器中的应用研究. 空间电子技术. 2022(04): 85-92 . 百度学术
    5. 曾进能,李廷涛,常乐,龚燕妮,赵伟林,赵恒,张俊,褚祝军,李顺平,李晓峰. MCP输入增强膜对像增强器主要性能的影响研究. 红外技术. 2020(08): 735-741 . 本站查看
    6. 李晓峰,常乐,曾进能,李廷涛,赵恒,汤文梅. 微通道板分辨力提高研究. 光子学报. 2019(12): 120-126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7)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7
  • HTML全文浏览量:  17
  • PDF下载量:  25
  • 被引次数: 13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

    尊敬的专家、作者、读者:

    端午节期间因系统维护,《红外技术》网站(hwjs.nvir.cn)将于2024年6月7日20:00-6月10日关闭。关闭期间,您将暂时无法访问《红外技术》网站和登录投审稿系统,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预计6月11日正常恢复《红外技术》网站及投审稿系统的服务。您如有任何问题,可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irtek@china.com)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对本刊的支持!

    《红外技术》编辑部

    2024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