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射式红外镜头杂散光分析与抑制结构设计

宋新成, 张宇, 贾钰超, 黄攀, 金丽漫, 王彩萍, 罗宏

宋新成, 张宇, 贾钰超, 黄攀, 金丽漫, 王彩萍, 罗宏. 透射式红外镜头杂散光分析与抑制结构设计[J]. 红外技术, 2018, 40(11): 1065-1070.
引用本文: 宋新成, 张宇, 贾钰超, 黄攀, 金丽漫, 王彩萍, 罗宏. 透射式红外镜头杂散光分析与抑制结构设计[J]. 红外技术, 2018, 40(11): 1065-1070.
SONG Xincheng, ZHANG Yu, JIA Yuchao, HUANG Pan, JIN Liman, WANG Caiping, LUO Hong. Stray Light Analysis and Suppression Structure Design of Transmissive Infrared Lens[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18, 40(11): 1065-1070.
Citation: SONG Xincheng, ZHANG Yu, JIA Yuchao, HUANG Pan, JIN Liman, WANG Caiping, LUO Hong. Stray Light Analysis and Suppression Structure Design of Transmissive Infrared Lens[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18, 40(11): 1065-1070.

透射式红外镜头杂散光分析与抑制结构设计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1765027)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TN216

Stray Light Analysis and Suppression Structure Design of Transmissive Infrared Lens

  • 摘要: 为降低严重的外杂散光对红外探测系统成像性能的影响,对系统的遮光罩、挡光环和镜筒的消光螺纹设计优化.通过ProE软件和TracePro软件建立红外镜头的光机模型,采用正向光线追迹法,进行杂散光仿真分析,计算不同的光源离轴角度下的点源透过率值(PST),结合MATLAB软件绘制不同疏密程度的消光螺纹镜头消杂散光的PST曲线,并进一步验证三角形消光螺纹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设计的挡光环能抑制部分杂散光;添加合理的消光螺纹后能有效抑制红外镜头杂散光;适当增加消光螺纹的密度并采用三角形螺纹,相比无消光螺纹情况下PST值下降1~2个数量级.当杂散光入射角大于临界入射角30°时,杂散光抑制能达到阈值指标,满足杂散光抑制工作需求.
  • 期刊类型引用(4)

    1. 李宝库,柳乐,徐伟,曾文彬,胡海飞,闫锋,蔡盛. 红外系统自身热辐射导致的分布式探测距离变化分析.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03): 104-114 . 百度学术
    2. 孔祥悦,贺融,栗洋洋,彭晴晴,杨加强,杜晓宇. 基于可见光系统的杂散光评价方法研究. 激光与红外. 2023(09): 1415-1420 . 百度学术
    3. 栗洋洋,彭晴晴,刘纪洲. 透射式红外光学系统的太阳杂散辐射分析. 激光与红外. 2021(08): 1025-1030 . 百度学术
    4. 费国标. 一种红外成像镜头结构设计及分析. 科学技术创新. 2020(15): 188-18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4
  • HTML全文浏览量:  30
  • PDF下载量:  47
  • 被引次数: 18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