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水动力尾迹与热尾迹耦合作用的数值模拟

刘洋, 朱飞定, 谭佩钰, 陈雄, 韩玉阁

刘洋, 朱飞定, 谭佩钰, 陈雄, 韩玉阁. 潜艇水动力尾迹与热尾迹耦合作用的数值模拟[J]. 红外技术, 2018, 40(1): 62-67.
引用本文: 刘洋, 朱飞定, 谭佩钰, 陈雄, 韩玉阁. 潜艇水动力尾迹与热尾迹耦合作用的数值模拟[J]. 红外技术, 2018, 40(1): 62-67.
LIU Yang, ZHU Feiding, TAN Peiyu, CHEN Xiong, HAN Yug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Coupling Effect of Submarine Hydrodynamic Wake and Thermal Trail[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18, 40(1): 62-67.
Citation: LIU Yang, ZHU Feiding, TAN Peiyu, CHEN Xiong, HAN Yug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Coupling Effect of Submarine Hydrodynamic Wake and Thermal Trail[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18, 40(1): 62-67.

潜艇水动力尾迹与热尾迹耦合作用的数值模拟

基金项目: 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百千万"计划立项资助项目(201610288034X)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TN215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Coupling Effect of Submarine Hydrodynamic Wake and Thermal Trail

  • 摘要: 采用FLUENT中的VOF(Volume of Fluid Model)模型,对潜艇在海水有无温度梯度、有无螺旋桨转动和排放冷却水的情况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潜艇在不同情况下冷却水的浮升规律,并分析了海面和其它截面的温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温度均匀的海水中,潜艇静止悬浮比运动时热尾流浮升效果明显,且运动时螺旋桨的转动可加快热尾流的浮升;温度分层海水中,螺旋桨的转动作用可以把海水下层的冷水搅动翻滚至上层从而加剧了海面冷尾迹的形成.
  • 期刊类型引用(5)

    1. 师俞晨. 基于遥感影像水下目标尾迹探测综述. 现代防御技术. 2024(01): 83-91 . 百度学术
    2. 高程哲,杜永成,杨立. 水下航行器热射流多孔排放口结构仿真分析. 舰船科学技术. 2023(09): 13-18 . 百度学术
    3. 李英超,潘泽,李冠霖,史浩东,付强. 分层海水条件下潜艇热尾流机载红外探测性能分析.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05): 242-248 . 百度学术
    4. 苏焱,吉健. 基于高精度Boussinesq方程的数值模拟潜艇尾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99-103 . 百度学术
    5. 周哲,白宗良,史径丞,熊晓菲. 基于温度插值技术的潜艇热尾流浮升规律及海面热特征仿真方法研究. 红外技术. 2019(11): 1039-1046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8)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1
  • HTML全文浏览量:  13
  • PDF下载量:  19
  • 被引次数: 13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