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水动力尾迹与热尾迹耦合作用的数值模拟

刘洋, 朱飞定, 谭佩钰, 陈雄, 韩玉阁

刘洋, 朱飞定, 谭佩钰, 陈雄, 韩玉阁. 潜艇水动力尾迹与热尾迹耦合作用的数值模拟[J]. 红外技术, 2018, 40(1): 62-67.
引用本文: 刘洋, 朱飞定, 谭佩钰, 陈雄, 韩玉阁. 潜艇水动力尾迹与热尾迹耦合作用的数值模拟[J]. 红外技术, 2018, 40(1): 62-67.
LIU Yang, ZHU Feiding, TAN Peiyu, CHEN Xiong, HAN Yug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Coupling Effect of Submarine Hydrodynamic Wake and Thermal Trail[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18, 40(1): 62-67.
Citation: LIU Yang, ZHU Feiding, TAN Peiyu, CHEN Xiong, HAN Yug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Coupling Effect of Submarine Hydrodynamic Wake and Thermal Trail[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18, 40(1): 62-67.

潜艇水动力尾迹与热尾迹耦合作用的数值模拟

基金项目: 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百千万"计划立项资助项目(201610288034X)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TN215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Coupling Effect of Submarine Hydrodynamic Wake and Thermal Trail

  • 摘要: 采用FLUENT中的VOF(Volume of Fluid Model)模型,对潜艇在海水有无温度梯度、有无螺旋桨转动和排放冷却水的情况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潜艇在不同情况下冷却水的浮升规律,并分析了海面和其它截面的温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温度均匀的海水中,潜艇静止悬浮比运动时热尾流浮升效果明显,且运动时螺旋桨的转动可加快热尾流的浮升;温度分层海水中,螺旋桨的转动作用可以把海水下层的冷水搅动翻滚至上层从而加剧了海面冷尾迹的形成.
  • 期刊类型引用(5)

    1. 田红,林云汉,陈姚节. 基于混合空洞卷积MobileNetV2的实时射流分割.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08): 2379-2383 . 百度学术
    2. 何浩玮,林云汉,纪文龙. 船载智能水炮射流稳定补偿方法.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3(09): 2000-2006 . 百度学术
    3. 王储,袁晓明,杨志刚,孟昭亮,孙靖. 消防水炮射流轨迹理论模型研究. 燕山大学学报. 2020(05): 442-449 . 百度学术
    4. 周俊杰,陈黎,陈姚节. 基于图像分割的水炮射流落点检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20(11): 3262-3268 . 百度学术
    5. 杨维,张全,牛逸明,盛妍,徐强. 基于视频特征提取的电力客户轨迹行为监测系统设计. 电子设计工程. 2020(22): 180-18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3
  • HTML全文浏览量:  13
  • PDF下载量:  16
  • 被引次数: 8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

    尊敬的专家、作者、读者:

    端午节期间因系统维护,《红外技术》网站(hwjs.nvir.cn)将于2024年6月7日20:00-6月10日关闭。关闭期间,您将暂时无法访问《红外技术》网站和登录投审稿系统,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预计6月11日正常恢复《红外技术》网站及投审稿系统的服务。您如有任何问题,可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irtek@china.com)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对本刊的支持!

    《红外技术》编辑部

    2024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