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PbX量子点光致发光特性研究

耿蕊, 张玉江, 陈青山

耿蕊, 张玉江, 陈青山. 红外PbX量子点光致发光特性研究[J]. 红外技术, 2017, 39(2): 125-129,135.
引用本文: 耿蕊, 张玉江, 陈青山. 红外PbX量子点光致发光特性研究[J]. 红外技术, 2017, 39(2): 125-129,135.
GENG Rui, ZHANG Yujiang, CHEN Qingshan. Research on Photo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PbX Quantum Dots[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17, 39(2): 125-129,135.
Citation: GENG Rui, ZHANG Yujiang, CHEN Qingshan. Research on Photo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PbX Quantum Dots[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17, 39(2): 125-129,135.

红外PbX量子点光致发光特性研究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TN21

Research on Photo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PbX Quantum Dots

  • 摘要: 利用尺寸效应调节发光波长,PbX量子点可用于近红外波段的光致发光.实际应用中对其辐射荧光特性的检测与评估,在设计器件、开发系统、提高量子点光致发光有效利用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不同尺寸PbX量子点在近红外波段的吸收、发射光谱,并对PbX胶质量子点制成薄膜后的光致发光光谱进行了检测分析.光谱对比显示,量子点薄膜化后荧光辐射波长峰值会发生一定量的红移,全波半宽也会增大.提出一种在实际应用中检测量子点光致发光的空间分布情况并估算其效率的方法,同时利用该方法对两种PbX量子点薄膜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分析表明,量子点薄膜样品的光致发光功率与探测器相对样品发光表面的角度位置有关,可以反映出薄膜中量子点的分布;两种被测样品近红外激光照射下的荧光功率转换效率分别可达2.51%和2.06%,适于工程应用.
  • 期刊类型引用(3)

    1. 周慧娟,张强,刘羽,王旭阳,柳颖. 基于YOLO2的地铁进站客流人脸检测方法.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9(10): 76-82 . 百度学术
    2. 张秀荣. 超低位速率分形灰度图像压缩算法仿真. 计算机仿真. 2018(10): 238-241+476 . 百度学术
    3. 姜国庆,王世旭,王来军,韩强,范晓晴,蔡银萍. 基于联合稀疏和指导滤波的绝缘子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红外技术. 2017(06): 523-528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6
  • HTML全文浏览量:  20
  • PDF下载量:  15
  • 被引次数: 6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

    尊敬的专家、作者、读者:

    端午节期间因系统维护,《红外技术》网站(hwjs.nvir.cn)将于2024年6月7日20:00-6月10日关闭。关闭期间,您将暂时无法访问《红外技术》网站和登录投审稿系统,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预计6月11日正常恢复《红外技术》网站及投审稿系统的服务。您如有任何问题,可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irtek@china.com)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对本刊的支持!

    《红外技术》编辑部

    2024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