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olution of Mid-infrared Optical Source
-
摘要: 3~5?m中红外激光处于大气的窗口波段,在光谱学、遥感、医疗、环保及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因此对该波段激光器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的热门课题。简要介绍了3种产生中红外激光的方法,分别为:基于非线性理论技术、量子级联技术以及晶体掺杂离子技术,并分别指出了它们的发展趋势。
-
-
期刊类型引用(8)
1. 陈晨,罗万里,刘雪明. 基于超快光纤光源的脉冲内差频产生中红外激光的研究进展(特邀). 光学学报. 2024(17): 222-241 . 百度学术
2. 程乃俊,李惟帆,祁峰. 中红外激光器研究进展.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17): 71-88 . 百度学术
3. 刘权,李子坚,赵旭东,许银生,章向华. 稀土掺杂中红外硫系光纤及其传感应用研究进展. 硅酸盐学报. 2022(04): 1100-1108 . 百度学术
4. 陶蒙蒙,黄珂,黄超,朱峰,马连英,谌鸿伟,李高鹏. 非链式脉冲HF激光泵浦的Fe:ZnSe激光器输出能量特性研究. 现代应用物理. 2022(03): 57-65 . 百度学术
5. 方迦南,郭政儒,闫明,黄坤,曾和平. 同步脉冲诱导的高功率中红外差频产生技术(特邀).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1(08): 90-98 . 百度学术
6. 李江,田丰,刘子玉. 中红外激光陶瓷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人工晶体学报. 2020(08): 1467-1487 . 百度学术
7. 周松,李茂忠,姜杰,康彬,王林,康民强,李剑彬,张帆,郑建刚,邓颖,崔旭东. 中红外固体激光技术研究进展. 红外技术. 2019(05): 391-399 . 本站查看
8. 倪家正,陈亦望,程玉宝. 一种辐射量线性可调红外源设计. 红外技术. 2017(07): 605-609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8)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0
- HTML全文浏览量: 10
- PDF下载量: 24
- 被引次数: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