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the Intensity and Amount of Light Source to Maize Haploid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Near Infrared Diffuse Transmission
-
摘要: 以同一品种同一批次玉米单倍体和多倍体个体种子为研究对象,基于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技术,分析研究了用漫透射光谱测量方式采集光谱时,不同光照强度和光阑孔径得到的光谱曲线质量以及对玉米单倍体种子鉴别结果的影响.光谱数据经过预处理后,采用PLS+ OLDA特征提取算法,应用SVM建立玉米单倍体鉴别模型.分别统计多种不同实验条件所测数据建立的鉴别模型的正确识别率.结果表明,光阑孔径的大小影响光谱曲线信噪比,越接近玉米籽粒大小的孔径获得的光谱曲线越平滑;光照强度影响光谱曲线有效性,光照越强,波形峰谷差值越大,识别率越高.选择较高的光源强度和适合种子大小的光阑,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光谱曲线,以此建立的玉米单倍体鉴别模型,识别率达到了100%.
-
-
期刊类型引用(7)
1. 于云华,李浩光,沈学锋,逄燕.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多品种玉米单倍体定性鉴别方法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03): 905-909 . 百度学术
2. 李浩光,于云华,沈学锋,逄燕. SVDD的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光谱质量判定方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12): 3783-3787 . 百度学术
3. 李浩光,于云华,逄燕,沈学锋. 基于近红外光谱油分检测的玉米单倍体鉴别方法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04): 1089-1094 . 百度学术
4. 赵盛毅,冉航,靳召晰,崔永进,严衍禄,安冬. 高强高效近红外光源的不同光源强度对玉米杂交种鉴别的影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05): 1386-1390 . 百度学术
5. 李浩光,李卫军,覃鸿,于丽娜,于云华,逄燕. 基于栈式自编码神经网络的包衣单籽粒玉米品种识别. 农业机械学报. 2017(S1): 422-428 . 百度学术
6. 毕明岩. 一种用于日照透射强度检测方法的改进研究. 计算机仿真. 2016(05): 435-438 . 百度学术
7. 包九月. 试论如何鉴别玉米种子质量. 农民致富之友. 2016(24): 8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9
- HTML全文浏览量: 16
- PDF下载量: 10
- 被引次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