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研究

张林, 陆辉山, 闫宏伟, 高强, 王福杰

张林, 陆辉山, 闫宏伟, 高强, 王福杰. 煤质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研究[J]. 红外技术, 2013, (8): 522-525.
引用本文: 张林, 陆辉山, 闫宏伟, 高强, 王福杰. 煤质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研究[J]. 红外技术, 2013, (8): 522-525.
ZHANG Lin, LU Hui-shan, YAN Hong-wei, GAO Qiang, WANG Fu-ji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Coal Quality Based on Near Infrared Spectrum[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13, (8): 522-525.
Citation: ZHANG Lin, LU Hui-shan, YAN Hong-wei, GAO Qiang, WANG Fu-ji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Coal Quality Based on Near Infrared Spectrum[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13, (8): 522-525.

煤质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编号41201294;江苏省农产品物理加工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JAPP2012-2;山西省青年科技基金,编号2009021019-3。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TD94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Coal Quality Based on Near Infrared Spectrum

  • 摘要: 实验中首先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的方法对煤粉样品的漫反射光谱进行了预处理,然后分别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分析(PCR)的方法建立煤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的全水分、挥发分和灰分的定量分析模型,通过预测集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发现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煤粉全水分模型最优,r=0.975,RMSEC=0.166,RMSEP=0.169,RPD=3.22,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的挥发分和灰分的模型最优,最后通过选取验证集样本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出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间接对煤质进行定量分析是可行的。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2
  • HTML全文浏览量:  25
  • PDF下载量:  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