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红外成像引信终端可视化仿真研究

庄志洪, 王宏波, 贺歆

庄志洪, 王宏波, 贺歆. 新型红外成像引信终端可视化仿真研究[J]. 红外技术, 2003, 25(4): 61-65.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4.015
引用本文: 庄志洪, 王宏波, 贺歆. 新型红外成像引信终端可视化仿真研究[J]. 红外技术, 2003, 25(4): 61-65.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4.015
Investigation of New Infrared Imaging Fuze Endgame Visualization Simulation[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03, 25(4): 61-65.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4.015
Citation: Investigation of New Infrared Imaging Fuze Endgame Visualization Simulation[J]. Infrared Technology , 2003, 25(4): 61-65. DOI: 10.3969/j.issn.1001-8891.2003.04.015

新型红外成像引信终端可视化仿真研究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TN216

Investigation of New Infrared Imaging Fuze Endgame Visualization Simulation

  • 摘要: 新型红外成像引信通过共享成像导引头实现前视探测和起爆控制,能够获得目标由完整到局部的一系列动态红外图像.装有新型红外成像引信的先进红外成像制导型空空导弹强调实现对目标的全向攻击,因而其弹目交会情况是复杂多变的.由于不可能获得任意交会情况下的照片或录像资料,这给基于GIF技术的成像引信瞄准点识别算法研究带来了极大困难.首先分析了弹目遭遇情况,研究了影响目标飞机姿态和成像的因素,然后利用OpenGL三维图形库和C++作为编程工具,建立并绘制了目标飞机的三维模型,并通过模型变换和合理设置目标的材质和贴图,实现了红外成像引信的终端可视化仿真.最后,给出了一些不同姿态和在不同交会阶段的目标飞机的仿真图像,并利用这些仿真图像对我们在前一阶段工作中提出的一种基于机头位置和机轴方向检测的瞄准点识别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仿真方案能够满足新型红外成像引信瞄准点识别算法研究的需要.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6
  • HTML全文浏览量:  19
  • PDF下载量:  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

    尊敬的专家、作者、读者:

    端午节期间因系统维护,《红外技术》网站(hwjs.nvir.cn)将于2024年6月7日20:00-6月10日关闭。关闭期间,您将暂时无法访问《红外技术》网站和登录投审稿系统,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预计6月11日正常恢复《红外技术》网站及投审稿系统的服务。您如有任何问题,可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irtek@china.com)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对本刊的支持!

    《红外技术》编辑部

    2024年6月6日